104 黑猪过天河
104 黑猪过天河
天空中伸出一大条长长的厚重黑云,宛如一条横在空中的黑龙,又仿佛一条黑色天河悬于天际,逐渐与开始陷入黑暗的天空连为一体,给谷中的天宫和水龙晕笼上了一层阴影。这种天象在古风水中叫做黑猪过天河,为雨候犯境洪水暴涨之兆,对于盗墓之辈来说,此兆主古尸作祟,尸气由阴冲阳,故遮蔽星月。 黑猪过天河乃百年不遇的罕见天象,幽谷中的陵区本来就静,此刻更是又黑又静,陈玉楼站在明楼顶上,试图在最后一丝天光消失前找出地宫的位置,脚下的瓦片发出细微的震动,说明明楼里的一切应该已经快烧完了,闷沉的雷声从远处开始向山谷移动,过不了多久,瓢泼大雨就会倾盆而下。 所谓前有狼后有虎不过如此,陈玉楼默默在心中卜算,得“复卦”之相,内卦为震为雷,外卦为坤为地,象曰:雷在地中,复,意味着阴阳去而复返。得此吉兆,陈玉楼心中灵光一闪——此乃向死而生之兆,进便是退,退便是进,于是招呼众人立刻顺栈道而下,直至谷底。 “献王老儿为了修建王陵,以五行奇门之术强行改变了虫谷中的风水,我等此行几番遭遇奇异天象,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我们扭转了被献王篡改的龙脉气性。大祭司棺出时,林中天雷地火,祭道被毁时,地下河坍塌,现在明楼这个xue眼也被破了,很快山雨就会引发河道暴涨,到时候整个虫谷天宫都会被山洪吞没,而献王墓则会被万吨黄土掩埋。事不宜迟,眼下我们只能冒险下潭,我料定献王墓的地宫入口就在潭中!” 献王墓的地宫一定在明楼之下,凭借过人的听力,陈玉楼甚至可以确定献王墓的地宫是井字形或回字形的,可地宫的入口究竟在哪,就连他也只能猜测。白日里他和鹧鸪哨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潭底水中的异兽造像,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他急中生智,突然想起了武夷悬棺的典故——古代百越人认为将棺材放置在高处,可以更接近天界,帮助死者灵魂升天,因此,他们不兴土葬,反而将死者葬入棺中,再将棺材放置在天然洞xue中,或通过木桩支撑,固定在九曲溪两岸的悬崖上。 后人对于“悬棺”多有揣测,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古人究竟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材运到悬崖上的?其实很简单,那个时候的九曲溪水面很高,古人只要坐船就能将棺材嵌入山壁,献王墓的地宫想必也是一样的——千年前献王为自己修建王陵的时候,眼前这个漏斗形的深潭可能只是个空谷,因此献王才能驱使工匠凿山断石,修建地宫和栈道。献王狡诈,又精通风水之术,极有可能在整个王陵竣工后再填死xue眼,引发天象变化,将深谷化为幽潭,就此把自己的地宫藏起来。这也就是为什么献王的地宫不是直铺推进,而是井字形或回字形的,因为这两种地道都有折有回,即便是一段墓道浸了水,地宫也仍然处于绝对封闭之中。 万物相生相克,人也不能免俗,有人不惜举国之力建神仙宝xue,就有人专攻此道,盗墓掘坟。人生在世,一箪食一瓢饮,孤床如独舟,死后一捧黄土掩白骨,一切的身外之物,越是想带走,就越偏偏会被人夺去。死者的贪婪,遇上生者的贪婪,这就是盗墓。 说话间天已经变成了黑锅底,伸手不见五指,众人那些怕水的武器炸药放在背囊中,将磷筒绑在身上,找准了栈道的石板,沿途盘旋而下,摸着黑终于到了谷底栈道的尽头。而那黑猪渡河来得好快,不过一刻钟的功夫,天空就已经和其余的景物一同溶入了黑暗之中。 夜里的潭水比白天的温度又低了许多,也更加阴冷黑暗,借着磷筒的光,陈玉楼在水下辨明了方向,摸向了山壁中有水流涌出的方向。潭中有个大水眼,黑暗中如果被潜流卷住极是危险,所以众人只贴着边缘前进。水中不时有大量鱼群掠过,原本如碧绿水晶一样的潭底,在黑暗中完全化作了另一个世界。 水洞中正如陈玉楼白天所见,有数尊张牙舞爪的镇墓石兽,外边还有一圈石墙。漩涡处那只龙爪和墓门的兽头呼应一体,顺着那只巨爪的方向,陈玉楼很快就找到了墓门,那里被水生植被遮挡住了,他闭着气掏出小神锋一阵乱砍,终于撬开了深埋水下的地宫大门。 一道平缓向上的大石阶映入眼帘,两侧有些简单的石雕,都是镇墓的一些内容。顺着墓道中的水路向前游了一段,石道慢慢地过了水平面,众人也终于得以喘息。前方露出一个大型石台,上面立着一些半泡在水中的绿色铜人车马,似乎是陈列在玄宫门前的车马仪仗, 前往地宫的墓道没有岔口,先是一段石阶,随后就变得极为宽敞,巨大的石台上陈列着数十尊铜人铜马和铜车。 地面上有很多古代男子干尸,摆放得杂乱无章,粗略一看,少说也有上百具。干尸都被割去了耳鼻,剜掉了双目,虽然看不见嘴里怎样,但估计他们的舌头也都没了,然后活活被浇以热蜡,在饱尝酷刑之后,制成了现在这副模样。 鹧鸪哨和陈玉楼这样的盗墓高手,便是中原的皇陵都见得多了,献王不过一隅之地的一个草头天子,排场和规制皆有限,又如何能瞒得过他们的眼睛?从方才开始,鹧鸪哨便隐隐察觉有些不对——依制来说,护送献王登天的除了铜车铜马,应该还有三十六名将校,但眼前这些青灰色的铜人铜车却有些不同寻常,乍一看中规中矩,细看却好似都少了点什么。 首先是眼前众多死状恐怖的干尸,老幼青壮都有,看来都是些奴隶,不知为何被施以如此重刑?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古时活人殉葬。绝不会如此热蜡灌顶,削耳剜目,如果他们并非奴隶,就一定是犯了滔天大罪的犯人。其次就是那些铜人铜马,几乎各个都少了点什么:人未持器,马不及鞭,就连数量也不对——古代人对二、三、六、七、九五个数字极为看重,尤其是六,按制王侯级贵胄出行,至少有三十六骑开道,次一级的为十六骑,而这队铜人马数量尚不足三十。铜人朽烂得十分严重,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软化剥籂。不少汉墓中都有青铜器陪葬品,鹧鸪哨就曾亲眼见过,可那些青铜器虽然也受到空气和水的侵蚀,多少生出铜些花,但却绝对不如这些铜人马所受的侵蚀严重。 陈玉楼明显和鹧鸪哨想到了一处去,他四下查探一番,心中终于灵光一闪:“我等先入为主,一厢情愿地认为这里是安置献王棺椁的地宫,但咱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搞错了,这里根本不是地宫!而是一处为王墓铸造铜人、雕刻石兽的工坊!” 献王墓规模颇巨,单凭滇国之力恐怕很难建造,其间定然大量使用了周边国家的奴隶。然而冶金之术十分复杂,《考工记》有载:“金有六齐:六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钟鼎之齐;五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斧斤之齐……”如果失去六齐的基准,铸造出来的东西就是废品。从奴隶中选出的工匠大抵不善此道,少不了浪费了时间和原料,弄出些残次品来。相应的,这些犯了错的奴隶们,也会被残酷地就地处死,杀一儆百,方才众人发现的那些被残杀的干尸也并不是陪葬者,而是被处死的奴隶。可若这里不是献王墓的入口,那地宫究竟在哪呢? 献王墓的地宫绝对就在山谷最深处,不会超出“凌云宫”之下一里的范围,但众人所在的这个“绿色大漏斗”四面全是绝壁深潭,若要一寸一寸地找,只怕是十年也找不到。眼下他们身在山中,上有洪涝,下有深潭,进退两难,若再找不到地宫的入口,他们就要生生困死在水与土之间。 陈玉楼沉思半晌,又想起那“向死而生”的卦象,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“水眼,那个黑色的大漩涡,最有可能被忽视的就是那里,那里也最有可能是安放献王尸骨的所在,你们看那个入口,像不像鬼洞?” 在扎格拉玛族的传说中,神山里有个深不见底的鬼洞,想起水底酷似人眼的水眼,鹧鸪哨突觉宿命之感——有道是始既是终,终即使始,也许关于扎格拉玛族的一切,注定和深渊中那只穿越千年凝视他们族人的眼睛脱不开关系。然兹事体大,他和陈玉楼都不敢贸然行动,两人凑在一起商议了片刻,不约而同地说起白日里曾在潭底见到一条巨大的石梁,现在想想,双双觉得那石梁说不定就是墓道的石顶! 进入水眼风险极大,鹧鸪哨决议带着陈玉楼和楚门羽先行探路,封门仙用粗麻绳和钻天索套成灵活的绳结,中间系在三人腰上,带龙爪的一段留在工坊里,麻绳的另一端则在几只沉重的铜马身上套成死结。这样一来,鹧鸪哨他们在潭底就不会轻易被暗流卷动,可以借铜马的重量下沉到水眼中,若是在水中遇到不测,只要楚门羽射出冲天箭,封门仙他们还可以设法营救。 匆忙之间没有完全之计,能进能退已是不易,鹧鸪哨三人不敢拖延,否则待暴雨遮天,再找不到地宫,所有人就只能在潭中被活活淹死。三人入水后,丘门星逐一将系在麻绳另一端的几只铜马也推下了水,白天潭壁上古木丛生,藤蔓缠绕,大瀑布飞珠捣玉,银沫翻涌玉练挂碧峰的神秘绚丽氛围,已经全都看不见了,瀑部群巨大的水流声,完全象是一头躲在黑暗中咆哮如雷的怪兽,听得人心惊动魄。鹧鸪哨几人的身影很快就完全被水色吞没,待磷筒的最后一点光也消失在水眼深处,封门仙突觉两股战战,一屁股坐在了地上。 身在潭边时,鹧鸪哨根本看不到位于中央的黑色旋涡,水中上下左右漆黑一片,绑在他们身上的磷筒闪着微弱的光,好在”水眼’中间有一条天青石,献王好排场,这天青石里大概是有什么宝石,竟在能在水下反射月光,于是他们就在在水底推着铜马,不断向着潭底的旋涡推进,不断下潜,直到潭底的泥藻和蜉蜷都漂浮了来,在水中杂乱的飞舞。 “脚踏实地”的瞬间,陈玉楼惊觉脚下的泥藻并没有多厚,且出乎意料的坚实,好象都是平整的大石,由此可见“献王墓”的墓xue果然隐藏在潭底。陈玉楼五感敏锐,非但听觉嗅觉比常人发达,更可以在很暗中视物,正因如此,先看见的墓道入口的也是他——那里和天然生成的潭底格格不入,四周有方方正正的条石遮挡,正当中有一线完全漆黑的空隙,想来必定是地宫的入口。 为防在水下被冲散,鹧鸪哨三人一直围在一起,陈玉楼扥了扥鹧鸪哨的衣袖,比划了一个手势,鹧鸪哨和楚门羽便立刻会意,割断了系着铜马的麻绳,三人随即脱离旋涡的中心,挣扎着游进了墓道里面。 令陈玉楼诧异的是,献王墓地宫的墓道并没有石门,里面全是漆黑冰冷的潭水,入口处光滑的巨石面反折向上,整个墓道与一米之外的“水眼”完全隔开,身在其中丝毫感觉不到暗流的吸卷之力。到了这里,众人腰上的钻天索已至极限,陈玉楼用小神锋在一旁石壁上凿出两个眼儿来,三人解开身上的钻天索寄在石眼上,楚门羽随即返回墓道口,向封门仙他们所在的方向发出了三发冲天箭。于此同时,一直死死盯着水眼深处的封门仙瞬间会意——成了!鹧鸪哨他们已经找到了献王墓地宫的入口! 鹧鸪哨三人不敢怠慢,又向墓道深处游了百尺方才停下,墓道又薄又长,众人向里游了很久,始终都在水下,直到前方的水底出观了一道石坡才浮出水面。 墓道相较之前宽阔了数倍,顺着石坡向上,众人很快就超出了潭水的水平面,而墓道石坡的尽头则耸立着一道青灰色的千斤石门。这里的水面只有半人高,鹧鸪哨环视四周,见这墓道还算宽阔平整,两壁和地下均是方大的石砖,只有头顶是大青条石,也没有壁画和提刻的铭文,甚至连镇墓的造像都没有, 陈玉楼揩了把脸,道:“若说方才我心中还有一丝犹疑,此刻便是半点也不剩了,这里一定是献王墓的墓道,献王沉迷修仙长生之术,满心觉得他死后是可以登天的,因此自信这座墓不会有外人进入,所以墓道里才会不设石门拦档,我们且在这里等等其他人,待大伙齐聚了再往前探不迟。” 楚门羽点了点头:“放心吧,小师妹她们见了冲天箭就都明白了,只是……请问陈总把头,那石门上面怎么还有个小门?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是巨长的一章 为了过剧情我也是拼了 这篇长篇算是同人复建了 已经很渴望写原创了 做个小调研 np女主核心的原创 大家更想看现言还是星际科幻呢 评论告诉我拜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