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重回九七做人生赢家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4

分卷阅读34

    唐庆国挎了一个解放包,把上次卖羊时拴羊的绳索塞了进去,想了想又往衣服兜里塞了两包烟。

唐嘉木喊上大熊,因为大熊会牧羊,有它一起赶羊会很省事。

两人一狗走出了唐家村……

第27章第27章

大团山村也不算远,路程跟郑家村差不多,只是方向不同,翻过两座小山便到了。

父子俩走得很快,他们到达时天才刚刚完全放亮。

他们先来到唐嘉木舅舅李忠伍家,李忠伍家是养羊“大户”,家里的羊大大小小总共有三十多只,不过他们倒没想在他这个“守羊奴”家买羊,只是出于礼节先到他们家照个面。

李忠伍一家刚起床,跟他们一家人打了招呼后,唐庆国父子俩急匆匆赶往旁边的李忠良家。

李忠良跟唐庆国从小就是好哥们,关系比较铁,这次主要目标就是他,他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勤快人,喜欢出早工,所以唐庆国他们今天来得尤其早,就是怕赶不上跟他说正事。

他们到李忠良家时,李忠良夫妇已经在吃早点,吃完就要出工了,他们家里也是有老人孩子帮忙,所以两口子从早到晚一心扎在了田地里。

唐庆国两人急匆匆走进来,把李忠良吓一跳:“诶,庆国,什么事这么早?急匆匆的。”

唐庆国直截了当:“忠良,我来跟你买……赊几只羊。”

“啊?你要干什么?赊几只羊?”

唐庆国跟他详细讲了自己的打算,希望他能帮这个忙,李忠良表示支持,原因之一是自己也觉得唐庆国这个事情靠谱,其次是出于对唐庆国的信任,即使到时候羊卖不掉唐庆国再给他赶回来就是了。

聊完李忠良就要唐庆国跟他去羊圈看看哪些羊符合杨老板的要求,唐嘉木建议道:“忠良舅舅,这么大的事,您还是先跟我舅妈商量一下吧。”

李忠良跟李忠伍同辈,唐嘉木也要称呼他舅舅。

李忠良楞了一下道:“也好,其实商量了也是一样,最后总是我来做决定。”

果不其然,叫来他媳妇说了一遍情况后,只得到一句答复:“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,数数看有多少只要给庆国赶去卖的,然后还得去干活呢。”

李忠良对唐庆国做了个“我就说嘛”的表情,唐庆国笑道:“凡事还是商量一下比较好。”

三个人来到羊圈,把要卖的羊分出来,李忠良家羊不多,选定了五只羊,但比预料的已经顺利太多了。

五只羊被隔离出来,拴在羊圈外的柱子边,唐庆国对李忠良道:“忠良,还得再耽搁你一点时间,把这几只羊都称好重。”

李忠良摆手:“我这里不用称了,你去卖的时候称一下就行。”

他是对唐庆国绝对信任,但唐庆国觉得这样不好,既然是做买卖,就得按规矩来,当面搞得清清楚楚,免得日后麻烦:“不行,该称就得称,这是生意上的规矩,不像咱们两个之间借点东西可以随便一点,亲兄弟明算账,一定要称好。”

李忠良看着唐庆国,表情里带有一丝无奈:“不是,庆国,你还真上道了啊,是,买卖有买卖的规矩,要不这次就算了吧,下次再称,我这忙着出工呢,不知道你要来,台秤也没在我家啊。”

“在哪里?我去借。”唐庆国坚持道。

李忠良无奈:“你还是坐一会吧,我去借就是。”

在唐庆国的坚持下,李忠良借来台秤,两人给羊称重,唐嘉木在一旁记账,称完重的五只羊还是暂时拴在李忠良家,等唐庆国他们回头再来牵走。

办完事,李忠良两口子要出工去了,唐庆国很感激他这个好哥们,临走前要给他留一包烟表示感谢,但李忠良不收,直接追到门外把烟塞回给了唐庆国,还埋怨了一句:“庆国,你这是做什么?你要这么见外我的羊可就不卖了!”

说得唐庆国有点不好意思,连连承认错误:“是是是,不见外不见外,我是真心得感谢你,既然你这么说了,那我就不客气了。”

“你再客气试试!”

离开李忠良家,他们赶往唐庆国的另一个好朋友家,想着既然来了就尽量多弄到几只羊,可惜人家出工了,家里只留了小孩子,做不了主,只能晚上来。

大团山村别的人家也没有关系很铁的了,好在有了李忠良的支持,还算是初步完成了他们每个村寨至少拿下一家的计划。

再次回到唐嘉木舅舅李忠伍家时,李忠伍还在火炉边抽烟喝茶。

出工晚一向是李忠伍的习惯,早上起来得先泡上一壶茶,抽烟喝茶一阵子,等唐嘉木的舅妈段翠芬做好了饭,吃完才晃悠晃悠地出工。

李忠伍是家里的独子,有一个姐三个妹,jiejie就是李秀英,家里重男轻女,李忠伍从小就被惯得有点好吃懒做。

李忠伍之所以这么任性除了懒之外也是因为有任性的资本,当初包产到户的时候,李秀英已经出嫁,段翠芬也已经嫁进门,但三个meimei都还没结婚,父母也还健在,一家人一共七口人分到七份山林茶地和田地,牛羊分得也多,后来三个meimei出嫁了,这些家产都归他一个人所有。

李忠伍和段翠芬结婚早,生了三个儿子,三个儿子读书不行,都已辍学回家,大儿子二儿子跟着干活,三儿子专门放羊,说是放羊,但因为岁数太小,其实就是跟着同村的人上山充个数,牛羊放到山上主要还得靠别人,别人心里有意见,但都是邻里邻居的也不好说什么。

这些小山村里很多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,如果没有孩子上学的话,只要不是人多地少的家庭,吃饱穿暖是没太大问题的,孩子上学才是家庭负担的大头。

山里人吃的穿的即便差一点总归是能弄到的,但就是没钱,孩子读书要花钱。

李忠伍家田地多劳动力也多,加上孩子不上学,可以说家庭没什么负担。所以他才可以每天慢条斯理地起床,洗漱完泡茶、抽烟,等着吃饭,日子过得比任何人都舒坦。

……

见唐庆国他们进来,李忠伍搬了一条长凳给他们坐,又给他们倒了两杯茶。

他话少,喝了一口茶,半晌才开口:“怎么样?去忠良家事情办好了?”

也不问是什么事。

唐庆国道:“办